说说当年高考的那些事

浏览量:2127 作者: 来源:海诚股份南宁公司 时间:2014-04-25 【字号:

 

我是一个恢复高考制度后从缝里挣扎出来的人。

30多年前的1977年,我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,落榜了,这也是我预料中的事情。我当时不满20岁,是一个已经干了7年农活的又黑又瘦的农民,文化程度只读过农村大队的附设初中。

1977年,当我第一次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,心里砰然一动,觉得曾经是乌云压顶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透着光亮的夹缝,用我们的话来说:“老天开眼了”,我从没有这样激动过。我对高考没有什么准备,因为我根本没有一个学习的环境和条件。我们家里穷,父亲是个医生,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,最后在批斗会上被打死了。这是当年广西宾阳县疯狂的事情。那时候我还小,和母亲相依为命,过得很苦,而且被人欺凌。我没有受过很正规的中学教育,当时能进大队附设初中读书,全是靠母亲低声下气的去求当时的大队干部,同时让一些亲戚想方设法去疏通关系。老师对我都很好,甚至在我初中毕业时,学校领导和老师都有推荐选送我升高中的意思,可是,在推荐会上,因我不是“根正苗红”,所以被某个大队干部挡住了,他还说:“这个学生不能选送,即使他学习再好也不行。”我就这样没了读书的机会。由于我长得有点牛高马大,13岁那年,被生产队批准成了一个“半劳力”社员。在生产队劳动,同工不同酬,我一天的劳动报酬,只是一个成年劳动力得到的三分之二,而我做的并不比他们少。我一天挣8个工分,算起来值24分钱。我没了学校,但我的学习兴趣并没有消失。我好好地把被抄家时剩下来的一些书籍整理好,一本本用牛皮纸包好封面。我当时的知识大部分就是靠偷偷着读诸如我国古代四大名著、李白、杜甫的诗集和现代的鲁迅、巴金、矛盾等,外国的普希金、高尔基、马克吐温、雨果、契科夫等作家这些所谓的“野书”得来的。那个年代,读这些“野书”,如果被大队干部发现了是要挨批的,弄不好会在群众大会上点你的名,说你专看封、资、修的东西。我们通常是暗地里联系几个喜欢读书的朋友兄弟,选在没有月光的晚上,到家里交换书看的。我没有选择的余地,凡是书我都看,夜半孤灯,我没有目标,没有希望,剩下的只有对书本的兴趣。

恢复高考后,我虽然知道自己基础不好,但由于家里穷,没有条件参加补习,然而,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在肃穆的考场,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份很有分量很让我激动的高考试卷。这一年,我落榜了,数学考了零分。结果虽然很惨,但我却看到了希望。

我很珍惜高考的机会,我很感激邓小平。我没有在第一次考试失败中萎靡不振,失败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。我知道我缺乏数、理、化和语法知识基础,向母亲要了几块钱,到县城的书店里选了几本复习资料。说是复习,实际上我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学过。数理化这些东西靠自学确实有点难。我把一些涉及到初中知识的部分认认真真地看了几遍,感觉还可以,但看到高中部分我就死火了,很无奈。我只好在别的科目上下功夫。白天要干活挣工分,晚上一盏小油灯亮到凌晨23点,我决心把失去的找回来。

1978年,我决心再上考场。当时在正式高考前有一次预考,我是上午在地里干活时接到通知的。通知要求下午2点半钟赶到乡里的中学参加预考。我当时是穿着一身沾着泥浆,打着补丁的破衣服赶到10多里外的乡中学参加预考的。走进考场时,在一转角处衣服被课桌角挂了一下,本来就很旧的衣服不堪一挂,被扯出了一个10公分左右长的破洞,声音有点刺耳。监考老师和其他看到的都笑了,我却很淡定。预考我没有被刷下来,不久便接到参加正式考试的通知。这一年我上榜了,但数学只考了4分。

当时高考录取的比例是百分之四,给我发录取通知书的虽不是什么名校,但我很满足,我觉得,这个学校已经是我的天堂。而且,在这里读书,每月还可以拿到15块钱的政府补贴,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恩惠。当时的15块钱我是怎么花的呢?9块钱饭费,2块钱牙膏、肥皂费,剩下的3块钱是给新华书店的。每次我回家,老妈都从怀里把她那苦攒下来,带着体温的几块钱掏出来塞在我的手里,但每次我离开时都把钱留下了。

那个时候,我对于知识几乎是如饥似渴,就像一块干透的海绵丢进水里一样。我不知道那天是星期几,那天是节日,除了教室就是图书馆,没有谁逼着我,压着我去学,但我学得很用心,很努力,因为我是在在几乎看不到希望和出路的情况下,突然能够再到学校读书,所以我倍感珍惜,深感幸福,这也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。

毕业后,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。我不断地完善自己,不断进取,从小学教到中学,从中学教到大学,最后又转了行。由于平时关注社会研究,现在已被作为社会科学专家推荐,入选广西社会科学专家库。我始终认为,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,就没有教育的公平,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今天。(海诚股份南宁公司 白清秋)

 

 

相关新闻:
上一篇:
下一篇: